知识付费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500亿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那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知识付费新产品出现。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造“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节”,知乎上线知乎live,通过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用户可以快速找到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随后,知识付费领域出现了更加垂直细分的产品,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知识付费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然而,伴随着知识付费的火爆场面,产品内容开始良莠不齐,对这种产品形式的争议也随之而来。有的专家将知识付费比作“营养针”,认为不能依靠它来维持真正的健康。许多知识付费产品或平台也逐渐暴露出其内容碎片化、娱乐化,以及收割粉丝等硬伤。随着用户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热情的消减,大量产品的流量开始断崖式下跌,大V也纷纷流失出走,部分评论者因此给出了“知识付费已死”的结论。
艾瑞咨询今年3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及发展趋势分析》显示,随着用户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过程中对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逐渐提高,即使是中上游内容方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仅为30%。但是,对于知识付费产业来说,这个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近日,美国财经媒体Marketplace发表了介绍中国“知识付费”的文章。文章认为,由于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对不断更新技能的需求、对害怕错失机遇的焦虑,以及手机支付便利等因素,中国的“知识付费”经济还会继续发展。
但是,面对“三年之痒”,每一个知识付费平台,都须重新定位自身的产品功能和商业模式,才能在未来寻得位置。因此,2018年是知识付费行业快速洗牌,进入调整期的一年。通过专业的、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让消费者真正“学有所得”,感到“物有所值”,是知识付费产品继续前行的关键。专业化的细分垂直领域将会是各平台未来争夺的重点。不断打磨内容质量,丰富产品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健全服务体系,才是整个行业的未来。